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年国庆中秋假期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发表时间:2023-09-28 17:04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年国庆中秋假期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: 金风送爽,秋桂飘香,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,我们即将迎来祖国74周年华诞。2023年国庆恰逢中秋,浓情中秋,欢度十一,双节同庆。8天小长假即将开启,在这人月两圆举国欢庆之际,我们真诚提醒您,无论出游还是留在家里,都要承担起双节期间孩子的监管重任。学校特此发布2023年国庆中秋假期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,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,切实承担起孩子第一监护人的职责,与学校共同落实各项安全条例,保障孩子度过一个安全、稳定、祥和的双节假期。 中秋国庆放假安排 高一、高二: 9月28日10:15 ——10月6日18:40高三: 9月29日09:45 ——10月4日18:40 初一、初三: 9月28日20:10——10月7日07:20 初二: 9月28日16:35——10月7日07:20 假期温馨提示 一、疾病预防 秋高气爽,天气转凉,双节期间,家长要注意提醒孩子随着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;秋季是呼吸道疾病、感冒发烧、腹泻、肠胃炎等疾病的高发季,家里要勤通风;贴秋膘的时节,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,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、空气流通性差的地方游玩;多带孩子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。 二、谨防溺水 虽然现在天气比较凉爽,但预防溺水依然不可以松懈!不管是外出游玩还是在家休息,我们都要承担起教育和监管孩子的责任,避免悲剧的发生。 (一)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: 1.不准私自下水游泳; 2.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 3.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; 4.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 5.不准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; 6.不准擅自下水施救。 (二)家长要做到“四知道”: 知道自己的孩子去哪里、和谁去、去干什么、什么时候回来。 三、文明交通 双节期间外出游玩加上探亲团聚导致路上人流多,车辆多,遵守交通规则,提高安全意识,是规避风险的不二准则。家长需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,引导孩子注意交通安全,自觉遵守交通规则。 (一)行走安全 1.教育孩子不在马路边、车辆多的地段玩耍; 2.与孩子共同遵守交通规则,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,红灯停、绿灯行; 3.过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线时一停、二看、三匀速通过; 4.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、人行天桥等,不得随意横穿; 5.行走要专心,注意周围情况,切勿边走边看书或看手机。 (二)乘车安全 1.出门游玩、探亲不乘坐三无车辆、超载车辆,不坐非法营运车辆,拒绝乘坐三无车辆、超载车辆; 2.乘坐公用交通工具应遵守乘车纪律,上下车应等车辆停稳,排队上下车,做到文明候车、文明乘车; 3.下车后等车子开走再行走,切忌从车头绕行; 4.乘车时不要把头、手、胳膊伸出窗外,也不要向车窗外扔杂物和垃圾; 5.家长不能用电动车、摩托车接送小孩;车子行驶到斑马线前礼让行人; (三)骑车安全 1.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,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车上路,未满18周岁不能驾驶机动车,任何人不得无证驾驶机动车。 2.不得骑扫码车,更不准骑扫码车载人; 3.不打伞骑车,不脱手骑车,不骑车带人,不骑“病”车,不骑快车,不与机动车抢道,不并行骑车。 四、健康饮食 中秋、国庆是团圆的节日,很多家庭趁此机会欢聚一堂。人们外出赏景、品尝美食等旅游出行呈现小高峰。随着气温开始转凉和季节性食品大量上市,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,出去吃饭,要选择怎样的饭店;赏月吃饼,应该怎么吃月饼,这些都有讲究。如果不注意饮食,很容易有饮食安全隐患,特别是体质较差的孩子容易闹出肠胃疾病。经常有孩子因为吃了太多的月饼而消化不良,上吐下泻,这就需要家长注意好孩子的饮食习惯。 (一)切忌贪吃 1.月饼是高糖分食物,如果孩子贪吃,有可能影响了食欲,胃口减小,出现厌食、挑食、消化不良等毛病; 2.家长应该避免让孩子食用重油、重糖、高热量的食物,保护好孩子正在发育的肠胃和身体。 (二)选择卫生饭店 一家老小外出就餐,如果没选好饭店,不仅吃得不开心,还容易诱发安全健康问题。最好根据品牌选择饭店,或者先确定饭店的资质和安全卫生条件,尽可能选择卫生干净的饭店。尽量避免选择到使用预制菜的饭店吃饭。 (三)切忌暴饮暴食 1.不要纵容孩子大吃大喝,一旦暴饮暴食,会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; 2.大人如此,小孩亦如此。孩子的自制力较差,家长应该做好监督。 五、安全用电 孩子独自在家容易发生人身触电危险,我们应加强用电安全意识,规范用电行为,防范触电危险发生。 (一)家庭安全用电知识 1.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,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; 2.不用手或导电物(如铁丝、钉子)去接触、探试电源插座内部; 3.不用湿手触摸电器,不用湿布擦拭电器; 4.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; 5.电线的绝缘皮剥落,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; 6.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;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,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; 7.不随意拆卸、安装电源线路、插座、插头等。 (二)户外户内用电知识 1.不用手或金属等导电物捅电源插座的孔眼; 2.不用湿手触摸电器,不用湿布擦拭电器; 3.远离劣质手机、充电宝、电暖宝!它们分分钟可能爆炸; 4.遇到打雷闪电,告诉孩子不要看电视,家长应拔掉电源插头; 5.在外面玩耍时,不要攀爬电线杆,不要在变压器和电力设施旁逗留; 6.在外面玩耍时见到脱落的电线时千万要躲远; 7.不在标有“高压危险”等危险地方玩耍。 六、注意防火 节日期间用火、用电比平时增多,加上当前正值秋季,天气多变,引发火灾的潜在因素增多,稍有不当就可能引发火灾。让孩子学习消防知识,提高安全防护必不可少。 (一)预防玩火伤身 每年中秋、国庆期间,孩子最喜欢赏灯、玩灯笼,但这些活动都容易诱发火灾。有些孩子三五成群玩蜡烛,结果被火烫伤,甚至危及生命。有人集中放孔明灯,上百盏孔明灯一起放飞,有可能引起森林火灾。中秋赏月观灯固然开心,国庆游玩观景固然美好,但务必谨记,安全才是首要的。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和孩子,欢度双节的同时,一定不要忘记消防安全。 1.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烟花、爆竹、蜡烛等都属于易燃易爆类物品,危险性极高,应该让孩子远离。而且市面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如果买到假冒伪劣产品,那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家长要把好这一关,保护好孩子,对他人、对社会负责。 2.不能玩火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,到了中秋,很多孩子都喜欢玩火,容易引发意外。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观灯、玩灯笼,最好使用电子灯笼等安全性更高的产品。 (二)居家消防安全 双节期间,有些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里好好放松。但是,即使让孩子“宅”在家里,安全教育也不能放松。家庭中的突发火灾让人防不胜防。因此,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很有必要。 1.要远离电器设备。学生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,都不要玩火以及电器设备这些东西; 2.不使用电熨斗等。电熨斗如果放到易燃物品上方,忘记关闭电源的情况下,就很容易引发火灾; 3.使用煤气后关闭阀门。在家一定要注意使用完煤气以后,将阀门关闭,防止煤气泄漏以后,遇到明火而引起火灾; 4.闻到煤气味不要开灯。闻到家中有煤气味的情况下,千万不要开灯去查看,要先打开门窗,让煤气味散去,再去检查; 5.严禁吸烟。吸烟不仅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,而且,烟头非常容易引燃家中的其他物品,从而引起火灾。 (三)外出消防安全 双节期间,有些家长会选择带孩子外出游玩,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,要时刻注意消防安全。 1.入住宾馆、酒店时,要留意安全出口位置,熟悉逃生方向和路线,了解消防器材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; 2.外出郊游踏青时,切勿携带打火机、火柴、鞭炮等易燃物品,以免引起火灾; 3.正确应对火灾。一旦发生火灾,不要惊慌,教会孩子寻找逃生路线,用湿布掩住口鼻弯腰逃生。不要冲到人群里,应该朝空旷的地方逃生,或背向烟火方向离开火灾现场。 七、网络安全 网络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花样百出的不安全因素,比如诈骗、传销、诱惑等,尤其对于涉世不深的中学生,特别容易在网络中上当受骗。以下上网安全一定要了解并遵守: 1.上网时不把个人和家庭信息告诉他人; 2. 保护自己的密码口令安全,不告诉他人; 3.切勿点开不良网站链接、不安全或者被杀毒软件判定为病毒的链接; 4.聊天交友要谨慎,不与网友见面; 5.上网要有节制,文明健康上网。少上网、多户外,以学习为主,游戏为辅,积极健康对待网络。 八、心理健康 双节期间,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时机,家长朋友要让亲子关系亲密和谐,合理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,不将负面情绪随意发泄给孩子,以免孩子感受到不安和紧张。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,多陪伴,多沟通,如有发现孩子的行为或心理有异常,应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或寻求帮助。当孩子遇到自己不能独自处理的事件时,家长应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抚,使孩子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及时得到明智的指点和引导,达到解除困惑、消除烦恼,健康成长的目的,尽量避免使用“身体、情感或性情”上的打骂,压服孩子。同时,假期也别忘记带领孩子共同劳动,通过共同劳动,融洽亲子关系,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,责任感和幸福感。 九、防性侵 我们应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特征教育、性别角色行为的引导,让孩子认识性知识,学习预防性侵害的方法,学会保护自己! 1.学生衣着打扮要端庄得体,不能随意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。 2.当发现他人触摸自己隐私部位或其他性侵害行为时,要敢于对他人说:“不”、“不要碰我”;当发现有人尾随时应迅速跑向临近人群或大声向他人呼救、报警。 3.不与社会闲散人员来往,不随意进入网吧、KTV等娱乐场所,不单独与异性(父母除外)长时间相处,不轻信他人或与网友见面等。 4.不随意和陌生人搭讪,不随意享用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等。 5.不独自到偏僻危险的地方;未经家长许可,不在同学家及在外留宿。 6.上放学尽量采取家长接送或结伴同行,不随意搭乘陌生人的顺风车。 7.父母要时常与孩子交流沟通,关注是否存在成绩突然下滑、精神恍惚、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,及时了解学生是否遭受性侵害。 8.当发现孩子遭受性侵、猥亵后,要及时报告警察,不要擅自“私了”;要做好孩子安抚和隐私保护工作,防止造成心理伤害。 十、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危害巨大,从每个孩子、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,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朋友提高认识,在全社会形成共识,共同防止、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。在此,我们向您提出如下建议: 1.不要溺爱孩子。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,耐挫能力差,滋生任性、骄横等不良心理,容易成为欺凌。 2.多与孩子沟通,尊重、关心孩子。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,无论工作再忙,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、交流,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,塑造孩子乐观向上、开朗活泼的性格。 3.切忌打骂孩子。当孩子犯错时,要注意耐心说教、正面引导,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,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,容易产生恐惧感、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。 4.注重言传身教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言谈举止、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,要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 5.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。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、户外活动,多与同龄人交往、沟通,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。 6.定期与老师、其他孩子家长沟通。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,避免孩子与一些“不良少年”接触甚至拉帮结伙。 7.正确引导孩子。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,进行预防教育。 8.加强法治教育。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、安全意识,自我防范意识,避免受到不法侵害。 9.细致观察,正确应对。根据调查,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。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。 如果真的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? 1.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,首先要克制情绪、保持冷静。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,并认真告诉孩子“这不是你的错,谢谢你把这些告诉我。” 2.及时与校方沟通,同时注意收集、保留相关证据,必要时可选择报警,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。 3.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,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。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,需要家庭、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配合。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有爱的校园环境,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! 十一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双节假期期间,请提醒孩子合理安排时间,做到娱乐学习两不误。 1.指导孩子合理、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; 2.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完成假期作业、认真阅读课外读物; 3.提醒孩子合理参加体育锻炼,强健体魄。 十二、涵养家国情怀 喜迎国庆,华夏欢腾,希望家长能以此为契机,和孩子一同感悟历史,鉴往知来,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、归属感和自豪感,进而增强“立大志,明大德,成大才,担大任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 尊敬的家长,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,孩子的安全关系到孩子的一生,也维系着您的家庭。不管是外出游玩还是居家休闲,我们都要承担起教育和监管孩子的责任,避免悲剧的发生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,从自己做起,从现在做起,共同为孩子撑起一片平安的蓝天!愿孩子在平安和健康中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中秋、国庆假期!
2023年9月27日 |